五年再出发 川渝人社合作加强全领域协同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25-05-08 16:14:44

5月8日,川渝人力社保事业协同发展五周年实践与展望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川渝人社合作成效及下一步发展规划。

五年来,川渝两地围绕就业、社保、人力资源、技能人才、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各方面,落地部省市战略合作协议任务92项,两地要素配置更加高质高效,人员流动更加方便顺畅,群众办事更加省时省力。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熊义堋从共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先行区域、共推社保服务协同发展、共促川渝人力资源要素集聚流动、共育川渝高技能人才、共筑川渝劳动关系新生态、共谋川渝人社公共服务均等化六个方面总结了川渝人社合作的举措与成果。其中,川渝两地在推进就业政策协同共享方面,出台包括鼓励民营企业新增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支持青年以新就业形态实现灵活就业、提高困难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标准等内容的“促进青年就业35条”,率先在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方面打破户籍限制,川渝两地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70万人以上。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辛介绍了川渝两地通过深化人社服务“一体化”改革、推进人才人事“同城化”改革与收入分配“协同化”改革,在民生福祉、发展动能、生活品质上的显著提升。

未来五年,川渝两地将持续优化项目共推、政策协同、协调共商机制,深入推进人社事业协同发展,推动实现区域人力资源高效配置、社会保障普惠共享、人才活力充分释放。

进一步深化人社领域改革协作。充分发挥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双核”引领作用,以毗邻地区功能平台为载体,深化双城联动、双核共建,支持成渝双核和毗邻区域在人社政策互认、服务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育等方面先行先试,再创新推出一批人社业务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典型经验。

进一步深化川渝人力资源开放合作。深入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共同打造统一开放的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联合引进高层次专家人才,推动人才评价结果互认,加快川渝博士后人才发展联盟建设,深入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千名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做优做强“智汇巴蜀”“才兴川渝”“巴蜀工匠”等服务品牌。共建毗邻地区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推进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质扩容。加强川渝技工教育交流合作,协同推进川渝特色重点专业建设,共同培育输送产业、市场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进一步深化人社领域公共服务协同共享。聚焦就业、社保、劳动关系等领域,完善川渝人社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紧盯企业和群众所需,采取“群众点单+人社端菜”等方式,迭代升级川渝通办服务。深化就业创业协同联动,联合实施就业扩容、就业帮扶、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举办就业创业活动周、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等。深化社会保险服务协同,进一步提升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效能,拓展“川渝合作+社银合作”新模式;拓展更多跨省市、跨部门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场景。探索创新川渝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健全区域内异地劳动保障权益救济机制。加快推动川渝人社数字化转型,探索建立川渝互联互通的人社信息平台,加强数据协同治理,推进数据融合融通、共建共享,打造更多协同综合应用场景,让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会上,广安市人社部门分享了从政策协同、平台共建、服务共享三个维度持续发力推进川渝人社合作的经验做法。重庆市永川区人社部门介绍了推动毗邻地区各功能平台协同发展的系列举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