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日期:2022-09-03 10:11:38
直 击 现场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寰
9月1日下午,位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温江院区的气膜方舱实验室启用。气膜方舱实验室具备哪些特点和优势?日检能力怎样?9月2日下午,记者展开实地探访。
此次启用的气膜方舱实验室占地约2000平方米,主体结构由6个白色气膜舱组成。气膜舱对面是一排蓝色帐篷,用于工作人员进舱前穿戴防护服,以及堆放医用物资等。
记者看到,距离气膜方舱实验室1米外,拉起了一条黄色警戒线。工作人员介绍,进入其中必须“全副武装”——穿戴防护服、佩戴N95口罩。“进入人员必须严格实行闭环管理,采用‘老带新’和‘三班倒’的工作模式,保证核酸检测效率。”
核酸样本从送入气膜方舱实验室到结果出炉,有哪些步骤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检验科)主任技师陆小军介绍,工作人员将各核酸检测点运来的核酸样本送到气模方舱实验室,实验室人员接收样本后,会对样本进行检查,排除不合格的样本,随后进行排版、录入系统、编号。“上述工作完成后,样本方进入正式检验环节——先在配备了自动化核酸提取仪的试剂准备区提取核酸,随后传递到扩增分析区,通过核酸扩增,判断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最后再上传至系统。这样一来,样本接收、样本检测、出具结果的流程就完成了。”
陆小军说,与固定空间的传统实验室相比,气膜方舱实验室具有可移动性和应急性,能突破空间限制,实现远程支援,既可搭建在操场等室外空地,也可搭建在体育馆等室内区域,检测通量也更大,在开展大规模社会面筛查时能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华西医院气膜方舱实验室的核酸检测能力最高能达每日50000管。9月3日,华西温江院区还将搭建新的气膜方舱实验室,由华西医院统筹管理。届时,华西医院所管理的2个气膜方舱实验室将达到每日10万管的检测能力。